This Is A Custom Widget

This Sliding Bar can be switched on or off in theme options, and can take any widget you throw at it or even fill it with your custom HTML Code. Its perfect for grabbing the attention of your viewers. Choose between 1, 2, 3 or 4 columns, set the background color, widget divider color, activate transparency, a top border or fully disable it on desktop and mobile.

This Is A Custom Widget

This Sliding Bar can be switched on or off in theme options, and can take any widget you throw at it or even fill it with your custom HTML Code. Its perfect for grabbing the attention of your viewers. Choose between 1, 2, 3 or 4 columns, set the background color, widget divider color, activate transparency, a top border or fully disable it on desktop and mobile.

关于 hinature

该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详情
到目前为止hinature已创建42个博客条目。

我们是谁?

作者:| 6月 3rd, 2015|分类:认识鸟兽虫木|

          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是一个致力于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工作的非营利组织,成立于2008年。鸟兽虫木立足华南地区,培养自然解说员,发展儿童生态教育,开展公众生态推广演讲,培养有行动力的绿色青年,并透过公众参与,来保护华南地区丰富的生态环境。我们希望通过引导公众走进大自然,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孩子从小有机会亲近自然、喜爱自然,发现自然生命的神奇与美丽,从而萌生出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行动。          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亦是华南地区自然生态保护中的积极倡导者与行动者。2009年发起反对华南植物园兴建游乐场行动,呼吁保留城市自然空间;2012年发起急救南岭行动,阻止开发商对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进一步破坏;2012年-2013年发起抵制萤火虫放飞活动,呼吁人们到大自然中去观赏萤火虫;2013年发起粤鸟行动,调查广东湛江、茂名等地区的非法捕鸟情况,呼吁立即停止对候鸟的捕杀。2014年发起保护广州最后一片原生红树林。

致自然书 | 乡愁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体验手记|

2014-11-21 蜻蜓 2014年10月。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集体遇到一只螳螂。 加入鸟兽虫木办的自然解说员训练班,当时并没有想过要成为解说员,只是感受到来自自然的呼唤,还有我心底对自然的渴望。离开太久太久了,那里埋藏着我的乡愁,想回到自然,却又近乡情怯…… 2014年9月20日。中大。观察摄影课。导师小宇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拍同一片叶子。 2014年9月14日。华南植物园。夜观。偶遇一只斑腿树蛙。 跟随鸟兽虫木的老师和伙伴们,一次又一次走进大自然,才发现自己多久以来,对身边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想象力。 2014年10月。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一根蕨与一棵蝴蝶草在对话。 自然与孩子一样,若要了解它,请先放下身段,蹲下来,仰望它,以无比谦卑的心请求它的接纳。此时,你就能发现许多你从来不会注意的东西。一朵小小的不起眼的小花都散发出让人惊叹的美。 2014年9月20日。中大。观察摄影课。一丛绽放中的马利筋。 不需要了解它的科目种类,抛开那些专家才需要记住的名词,我只需要去看去闻去听去触碰去感受……这些都不是别人可以代替我去做的,别人可以告诉我这个植物的名字,但是却无法代替我走近一朵花一株草,无法代替我去和它们交谈。 2014年9月20日。中大。观察摄影课。隐藏在叶子底下碧绿色的蚂蚱。 2014年9月10日。树木园。第一次夜观。一只有着长长触须的螽斯。 大自然所给予的太过丰盛了,那种饱满的丰盛不会因时间的消逝而减弱,反而会化成滋养内心的力量。 2014年10月。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随手捡到的杉树果子。 即使是同一棵树的叶子都那么姿态各异,枯萎的颜色和形态都如此迷人,还有各种各样的花,你简直无法想象植物们花那么大的心思来想尽办法完成繁殖的任务。 2014年10月。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一只趴在我手臂上的蚂蚱。 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用可以手机拍,用笔画,用心赏,用文字记录…… 2014年10月。英德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乡愁浓烈,近乡依然情怯,家一直都在,从未离开,每一个自然的孩子都有家可归。 摄影、文字:蜻蜓  

我是一只赤身裸体的猿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自然感悟|

2014-11-17 鱼头 很久以前,大约在我念初中的时候,查尔斯·达尔文通过我的自然科学老师告诉我,我是灵长目人科的一种高级动物。那只大闹纽约帝国大厦的大猩猩金刚其实是我表哥,而那只叫Lucy的长臂猿其实是我表妹。 那时候起,我大概知道了“人”从哪里来,但我不知道“人”要往哪里去。我只知道,我为我作为灵长目人科的高级动物中的一员而深感骄傲。因为,我比我的表哥表妹们高级,因为我懂得“沟股”定理、保卫钓鱼岛、用一个动词配合若干重要器官与人交谈、以及半夜用小石子砸女同学家的窗户。据我所知,我的表哥和表妹都不会干这些。 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我开始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我搞不清楚自己的很多问题,比如我的性格和我的梦想。所以我时常会想:为什么我会这么复杂?由此,便需要回到“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问题上来。 这似乎是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于是我开始尝试阅读康德、尼采和王小波的著作,希望找到一些答案。在无比痛苦和艰难的阅读之后,我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所以我放弃了这个问题的哲学思考。我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它。毕竟,我由头到尾是灵长目人科的一种高级动物。 我早就意识到自己是灵长目人科的一种动物了,但直到最近才知道,原来我是赤身裸体的一种猿类。我的意思是,不论我是否穿着遮羞的衣服,我都是赤身裸体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和我的表哥表妹比较,他们身上都穿着厚厚的皮毛——虽然如此,但是环保人士并不会反对他们。而我,身上只有几处稍稍浓密的体毛而已。这几处分别是头发、胡子、腋毛和阴毛。其他哺乳类动物(包括我的表哥表妹)的皮毛对他们来说相当重要,有御寒、抗风、化妆、养虱子等等功用。但是皮毛对我和我的祖先们来说好像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在若干年前,我的祖先摒弃了它们。直到现在,我仍然对我身上的几处体毛颇有微词。不然,为什么我总是要定期剃头、刮胡子?还跃跃欲试地想将最浓密的地方刮去?为什么有些女生不可思议地咬牙坚持拔掉咯吱窝下的腋毛?甚至连平时感觉不到的汗毛、腿毛也要想尽办法抹掉? 由此可见,虽然我还残存着一些体毛及汗毛,但是我的皮肤却是实实在在裸露在外的。所以,如果我不穿上人类文明所制造出来的衣服,其实我是一只赤身裸体的猿。而我不仅在长相上和我的表哥表妹相似,而且在吃饭、睡觉、发情、养育小孩以及和其他雄性打架等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特质,和他们也很像。 首先在长相上,虽然很多女生会认为赤身裸体的我即使脸蛋身材再难看,也会比我的表哥表妹帅气、潇洒、斯文一点。不过,我问表哥和表妹他们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没想到他们对我讥讽不止。我表妹Lucy说,在她们眼里,我赤身裸体,简直丑极了。 仔细观察过我以及我表哥表妹们的朋友都知道,我们的眼睛都长在脸框的正上方,还有眉框来保护我们的眼睛,因为眼睛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然后,我们都可以一边用两只脚走路,一边左手拿着iPhone6,一边右手拿着砖头去敲别人的头。再者,当我们高兴或者兴奋的时候,表情几乎是一致的;而当我们感到寂寞和忧伤时,都会流露出一幅可怜兮兮的表情。 而在吃饭睡觉这些常规行为上,我们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我们都喜欢吃水果,虽然我需要自己买,他们却是随手从树上摘。再比如,我喜欢在午饭和晚饭之间吃点零食,这和我表哥表妹没有一日三餐之分但随时都会吃零食的行为一样。当然,我的表哥表妹暂时还没学会生火烧烤,也普遍是素食主义者,不太爱喝可口可乐和吃油炸薯条,但我们一样爱喝橙汁。 睡觉的时间到了,当我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时候,我不太清楚他们到底睡在哪里。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绝对做不到像小鸟一样站着睡觉,想必也是躺着的,身上还会盖几片树叶以免着凉。 至于对爱情的看法,没想到我们也惊人的相似。当我对爱情的认知还很朦胧时,我认为爱情的作用是生小孩,也就是繁衍后代——这和他们的想法一致。另外,我会为了我喜欢的女生而和其他男人争风吃醋甚至大打出手——我表哥也是这样。而当我成功获取一位姑娘的芳心之后,我会洋洋得意几天——我表哥也是一脸喜悦。万一我情场失意,那么我会灰溜溜地扮酷走开,神色凝重,表情悲伤——和我表哥的表现如出一辙。 还有,我表哥天生习惯并且喜欢多几个老婆。而我,虽然名义上只有一个妻子,但我内心深处却想拥有更多老婆,特别是当我余额宝里的钱很多时。原本我认为这是雄性中心主义的思想作祟,没想到,我表妹的看法也颇为相似。我表妹不在乎她是否是其他长臂猿的原配,甚至,她愿意当个二奶或小妾。这也和我身边某些女生的想法差不多。 越比较下去,我越没了神气,原本心里的那种“为灵长目人科高级动物一员的骄傲”似乎消失殆尽。虽然我聪明得很,懂得“沟股”定理、保卫钓鱼岛、用一个动词配合若干重要器官与人交谈、以及半夜用小石子砸女同学家的窗户。但是,我依然是一只赤身裸体的猿。尽管我快要坐上宇宙飞船去火星购买iPhone 13 Plus了,但我仍然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无论我是王公贵族还是跳梁小丑,那两位至今仍然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大猩猩和长臂猿还是我的表哥和表妹。 ——《裸猿》(The Naked Ape)读后感,原文写于2010年9月,修改于2014年11月。 图:Matthias Trautsch@Wikipedia 文:鱼头

那些飞翔的精灵——我的观鸟故事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体验手记|

2014-10-30 鱼头 上周,在鸟兽虫木自然解说员培训班上,中山大学鸟类生态研究组的黄秦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有趣的观鸟入门课。而我也在黄老师的图片和解说下,回忆起我自己和那些动人飞羽们之间的故事。 我的童年在浙西北的山水之间快乐的度过。现在回忆起我和鸟儿们的故事,似乎只剩下用气枪弹弓打鸟、像闰土那样捉麻雀、掏鸟窝掏出蛇、以及养死无数幼鸟这样的“不友好”的记忆。对于我来说,这些故事再加上钓鱼抓虾摸螃蟹游野泳满山游荡,这几乎就是大自然对我最初的启蒙了。 2008年暑假,我20岁,这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在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徐仁修老师的引领下,我走上了成为一个自然观察者和自然解说员的道路。和众多其他自然爱好者一样,鸟类的观察--简称观鸟,是一个既时髦又有趣的自然观察活动,我理所当然的开始了尝试。我买来一个超重的望远镜,外加一本常见鸟类图册和一顶草帽,就上了广东南岭,寻找那“传说中”生活在南岭的300多种鸟类。结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至今都想不起我在那里到底看到了什么。 回到大学校园,我继续坚持在校园和城市里寻找鸟类。我发现了一只生活在学校池塘水杉林中的普通翠鸟,并和它成为了朋友,因为我们都爱吃新鲜的鱼。在恋爱失败的时光里,我定期拜访它。看看它是否找到了新女朋友。后来我才知道,不在繁殖期的翠鸟,普遍都是独居者——也就是我们说的“光棍”——这个事实多多少少安慰了我。 2009年冬天,我深入川西北的藏区。在海拔近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我再一次和自然生活在一起。那里有连绵不绝的雪山、草甸,有数不清的牦牛、羊群,蜿蜒不息的雅砻江在学校门前穿过。象征着“天葬”的神鸟胡秃鹫几乎每天都盘旋在明朗的天空。当地喇嘛说,胡秃鹫饿极的时候,会从天上俯冲下来,抓走正在吃草的小羊。而在一些晴朗的午间,当我走在路上,胡秃鹫经常无比低矮的从我头顶悠然滑过,双翅宽2米有余的它们,倒影映在地上,让我几乎以为这是一架“幽灵”飞机。我也担心,我会不会也像那些小羊一样,被它一把抓走? 除了胡秃鹫,藏区也经常见到乌鸦、麻雀、红嘴山鸦、喜鹊甚至旋壁雀,每天看到一种或一群不同的鸟,都会让我兴奋不已。不过当时我并不以累积鸟种为荣,于是放弃了每天的记录。所以至今,我都不知道我看过多少种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是一个真正的Birdwatcher。 2011年9月,我代表鸟兽虫木前往台湾参加两岸环境论坛。在乌来的第一个晚上,我和当地荒野的伙伴去夜观。在不费吹灰之力的看了台湾8种蛙类之后,我终于见到了梦寐三年的奇景:我发现一只暗绿绣眼正停在树枝上睡觉,它全身的羽毛都蓬松开来,并且把头埋进胳肢窝下面,以扰乱天敌的视线,保障自己的美梦没有危险。正是因为地上一坨新鲜的鸟粪,让它暴露了自己。或许你会怀疑它为什么睡觉的时候可以牢牢抓住树枝——不会掉下来吗?可对于鸟类来说,这才是它们放松时候的姿势。 2013年的元旦,我在伦敦湿地中心见识到了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伦敦湿地中心原本是泰晤士河边上一块荒废的土地,后来在当地自然保育团体多年的推动下,政府促成建立了一个信托基金,这里被逐渐改造成一个供当地水鸟和候鸟觅食栖息的胜地。同时,越来越多的公众成为这里的义工自然解说员,带领市民和游客领略这里的自然风光,学习自然知识。至此,这里已经是伦敦著名的自然教育和保护基地了。 而在大陆,人们和鸟类的关系,却仍然有漫长的路途要走。虽然越来越多的公众包括中小学生开始加入观鸟拍鸟的队伍,借由观鸟来保护自然的种子也正在逐渐萌芽。但仍然有一大部分人只是为了猎奇和纯粹积累鸟种而观鸟拍鸟。 今年清明,我进入豫鄂交界的大别山。当地有著名的白冠长尾雉和仙八色鸫,我没有“非看不可”的自我承诺,只抱着“有鸟赏鸟,没鸟看植物”的心态。我一个人在山里转悠,很快便发现了白冠长尾雉的踪影。后来回到旅舍,几位五湖四海的观鸟人聊起来,一听说我发现了白冠,便兴奋地要求与我同行,约定第二天一早再去寻找。 于是第二天凌晨5点,我们便出发前往白冠的出没地。6点30前后,保护区蜿蜒的山道上陆陆续续来了十余辆面包车和私家车,停在路边等待白冠的第一次现身。面包车司机通常都是当地人,带游客看鸟已成了一门生意,尽管他们对鸟类所知不多。后来的结果也令人失望,除了我们这队看到了2次白冠的踪迹,其他队伍全部铩羽而归。而我们这一队的几位朋友,除了在他们日渐丰满的鸟类列表上又增加了新种之外,我也没有看到其他令人眼前一亮的有价值的东西。 或许,这就是我们眼前面临的现实,观鸟只是一个时髦的游戏,让我们自以为和自然无比亲近。为了看到和拍到心仪的鸟类,我们穷尽一切办法,不惜跋山涉水,忍饥挨饿。但是,我们是不是真的明白其中的意义?除了简单的“看到”和“拍到”之外,是不是应该还有其他值得探索的东西? 这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思考吧。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活动手记|

2014-09-19 中秋假期,我们带领大小朋友来到香港,发现不一样的香港大自然。一上车,解说员Walter就问小朋友,大家刚开学,喜欢上课吗?结果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Walter坦诚相告,我们三天都将上课呢,只是我们的课堂是香港的山林和大海。 大家都很好奇,那我们在课堂里学习什么呢? 向大自然学习 自然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想象力。在自然解说员的带领下,自然不是枯燥的生物知识,而是生动有趣的体验,我们用眼去看植物与昆虫的战争、用耳朵听蝉噪猴鸣、用鼻子闻花香草臭、用舌头感知野生酸枣的味道。 更重要的是打开内心了,自然不再是野蛮、恐惧的代名词。在城门水塘时,猕猴占山为王,一开始咚咚小朋友还有些害怕,不敢进山,但随着逐步的接触和体验,猴子很快变成大家互动的对象,咚咚也不再害怕了。 大小朋友相互学习 可可是我们此行最小的伙伴,粑粑麻麻也一同前来。当可可发现不喜欢的小虫子,要踩死它时,粑粑麻麻都很耐心地和可可商量,如果你是虫子会喜欢被人踩死吗? 可可慢慢想明白,不喜欢的可以不理它,喜欢的还可以做朋友。后来遇到有趣的虫子,他会把手放在虫子面前,很稚气地说,“请你到我手上来玩。”甚至当我问谁都能够请竹节虫上手,大家都面露出难色时,可可也第一个邀请竹节虫到手里,这也感染了其他小伙伴。 小朋友都是非常出色的自然观察家,他们的视角更矮,更容易看到地下的动植物,我们在路上前行的时候,一只伪装成树枝的紫砂蛇便被可可发现了,你看到它了吗,在哪里? 在可可和粑粑麻麻这样的互动上,我们看到儿童和家长相互学习的可能,我们每个人,即是老师,也是学生。 愉快的共处时光 当我们放下手机、游戏机进入自然,大自然就是游乐场,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大家一起来探索和学习都很开心,在上图“我的树”游戏中,大小朋友都懂得彼此需要耐心对待。 对于独身子女的小朋友,能有小伙伴一起玩耍,也是十分难得和愉快的经历,同行的小朋友们会一起爬山、一起奔跑,学会相互分享零食、相互帮助。 大家一起上山下海,所有浪费在自然里的时光都是值得的,会成为最美好的礼物,留给大小朋友未来回忆。 三天的课程结束,当我问大家喜欢这样的上课吗?大家都说喜欢,有小朋友说,如果天天这样上课就好了。而家长说,以前来香港来购物总觉得拥挤不堪,而从未料到香港有这么丰富自然的一面。听到这里,我们满是欣慰。 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它总在那里,一直在那里,随时欢迎我们走近它。来吧,让我们到大自然里面学习知识,获取智慧,留下美好的时光。

是谁在画圆圈?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体验手记|

2014-09-05 小宇 海芋,也许你不晓得它的名字,但你一定在山林或者城市角落见过它们,向阳而生,叶子宽阔。因有毒,腰杆挺得直,人和虫子少有欺负,因此叶子虽大,却常完好无损。 有一次我发现海芋上,居然有一个一个大圆圈,像今天中秋的月亮一样圆,于是很好奇,是哪个小孩的恶作剧? 再后来稍微留意,发现许多地方的海芋都有这样的怪圈,而且数量很多,我更觉奇怪了——难道是某种动物的杰作?这样的疑问一直挂在我心头,激发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寻思着有什么办法能够找出画圆圈的幕后操手。 我在白天观察了几次,并没能寻找到答案,于是猜想可能它不是白天作案,而是夜黑风高的时候才出来,后来就选择在夜晚出去侦查海芋。经过多次夜间观察,我终于发现了蛛丝马迹。 一次夜里,我在海芋的叶子上面发现了一个小孔,环绕着虚线画的小圆圈,切口新鲜,显然还没完工,我断定凶手就在现场,于是电筒从叶子背面照过去,凶手背影清晰可见。 这会是谁呢?如此小心谨慎,而且为什么会画圈圈呢?于是我凑上去观察——居然是一只叶甲,一种吃叶子的好手。它悄无声息地吃着美味,完全不搭理我。 原来,海芋是非常聪明的植物,在叶片受到攻击的时候,会迅速向被攻击的部位传输毒素,以保护自己,因此大部分昆虫望而却步,直到这种叶甲找到了妙计。它先在叶片上画一圈,将叶子传输毒液的经脉切断,然后才慢慢地享用圈内的叶子。 那么为什么要画圆圈呢?原来不止我们知道边长相同时,圆的面积最大。叶甲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选择画圆圈,而不是正方形,或者五角星。 当我知道了叶甲的智慧之后,对此敬佩不已,啧啧称奇。原来我们人类一只手指就能按死的生物,居然也是如此聪明,可以是我们学习的对象。 如果你也想向自然学习,就放下自己作为人类的身段,一起来当自然小侦探吧!

家门口的大自然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体验手记|

2014-09-03 亲近大自然是否一定要去远方呢,当然不是,即便是熟悉的地方,也有不寻常的风景,家门口也能发现大自然。这是在我家楼下的杂草地,每天有许多人从这经过,一切都再熟悉不过了。 有一天出门,在楼下建筑垃圾形成的碎石杂草堆里,一株紫色花朵跳入眼帘,是如此美丽耀眼,让我心中一怔。后来才得知这种花儿名“夏堇”,未开花时低调平凡,开花时亮瞎人眼。 仔细看它的花儿,黑色、紫色、黄色,如此大胆的配色,吸引着许多小蜂远道而来,它们在花朵的客厅里做客——采蜜,顺便帮夏堇传粉作为回报。看看这个花儿像什么呢?是不是有点咸蛋超人的感觉。 再继续往外走,今天蓝天白云,是难得的好天气,在榕树、芒果树和木麻黄交织的空中,一大群黄蜻蜓在翩翩起舞,我寻思着这是蜻蜓聚集在一起觅食蚊虫,还是正在进行相亲舞会呢? 突然,一只蜻蜓垂直着掉落在地,我以为是雄性蜻蜓再争夺恋爱对象呢,但又觉得不对劲。走向前去,居然是一只胡蜂将一只大它数倍的蜻蜓按倒在地。紧接着,一只、两只蜻蜓与胡蜂纠缠着落地,蜻蜓的相亲舞会居然变成了胡蜂的狩猎场,顿时杀气腾腾,浪漫全无。 胡蜂将蜻蜓制服后,用自己强有力的上颚,一点点地把蜻蜓的翅膀、头部咬断,以减轻重量。随后胡蜂像直升飞机一样,吊着自己的食物远去,只留下蜻蜓头部在落满榕果的地上,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当我趴在地上看胡蜂与蜻蜓纠缠的时候,有些人不解地经过,留下鄙视的眼光,而有些人会好奇地凑上来,当他们也同我一样看到胡蜂捕猎的经过,眼神里也满是好奇与兴奋。 鲁迅小时候,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叫作百草园,那些树木、野草、昆虫生长的地方却是他的乐园,予以他许多想象和智慧。 我以前也期盼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长期而方便地做自然观察,却始终找寻不到合适的点。直到如今,我才猛然意识到,大自然无需特地寻找,就在我的家门口。

自然西贡,奇乐无穷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活动手记|

2014-09-02 鱼头 这是我们今年第五次带领内地的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前往香港探索神奇的大自然了。 前几次我们分别拜访了米埔湿地公园的水鸟、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植物、城门水塘的猕猴等。这样的自然之旅让同行的家长和小朋友都甚感意外:原来香港除了Shopping Mall和迪士尼、海洋公园,还有这么多好玩的“充满野性趣味”的大自然值得去探索。 这一次,我们的目的地是西贡。这里有数千公里的海岸线,随处可见充满生机的沙滩、珊瑚礁、红树林,甚至世界级的地质景观。这里是无数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的胜地,是香港自然生态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方。 中午时分,我们包车向西贡进发。虽然天气还是有些热,不过在蓝天白云、青山碧树的陪伴下,大家的心情也随着越来越接近目的地而变得越来越充满期待。 我们的第一站是西贡郊野公园的游客中心。在香港,郊野公园受法律保护,作为市民康乐和自然保育的用途,与国外的国家公园类似。在这里,本次活动的香港导师Walter为大家介绍了此次自然探索的重点。在游客中心外,孩子们已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自然观察。 随后,我们继续坐车深入,来到海下湾。在前往海岸的自然步道上,我们探索了当地古老的石灰窑遗迹,过往这里曾发展过很有特色的石灰工业——当地村民将牡蛎壳、珊瑚骨骼等作为原料,用来提炼石灰。所以,在遗址附近,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各种珊瑚的遗迹。 步道旁还有典型的亚热带植物群落。在Walter的带领下,大家都见识了一种名为“百洁布”的植物——石叶藤。为什么叫它“百洁布”呢?下次你来摸摸就知道了。 在海下湾的码头,我们的另一位香港导师Cathy为大家讲解海下湾的常见生物。对于并非在海边长大的人来说,虽然以下这些名字你都不陌生,但当它们真的活生生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仍然会兴奋到尖叫。它们是:珊瑚、海星、水母、海葵、海胆、珊瑚鱼、寄居蟹等等。 在如此碧海蓝天下,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是无法抗拒的。迅速的,大家换衣下水,开始在海洋中寻找各种生物。 不满足于浅滩的亮亮一家,干脆租了皮划艇,向更远处探索。那里可以看到更多的生物。比如刺冠海胆、各种水母、珊瑚群落等等。 不过岸边依然精彩。下午的海下湾刚好开始退潮,飞白枫海星们开始从沙滩中露出踪迹,有些区域几乎就是它们的“势力范围”,让人无从下脚。 狮鬃水母也开始向岸边靠拢,它们几乎透明的身体和“漂浮”前进的动作让人大开眼界。水母的身体95%以上都是水分,但它们都是肉食性的动物,以鱼类和浮游生物为食。不过,千万不要以为水母是可以随意亲近的,大部分的水母都有毒性,被蛰的话会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我们还是和它们保持距离为好。 退潮时的海滩上,还可以发现各种贝、蛤、螺、牡蛎、海蝉、海参、举手蟹等或形状奇特,或行为怪异的生物们。 在海下湾,还有一片红树林生态值得细细探索一番。红树林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在海岸潮间带生长的它们,要不停的遭遇间歇性的潮水浸淹、缺氧。但它们依靠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进化出“种子胎生”、“果实海漂”、“根系独特”等特殊的技能。 ------------------分割线----------------- 在西贡的第二天,我们乘坐西贡特有的交通工具——“舢板”,前往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桥咀洲园区,以及另一个有趣的小岛:盐田仔。 我们首先到了桥咀洲,这里有典型的世界级火山岩地质景观。大约1亿4000万年前,桥咀洲一带坐落着一座直径超过20公里的巨型火山。经年后,火山消失,但我们仍可以在桥咀洲找到多种火山岩石,包括火成岩、侵入岩和火山沉积岩。 这是桥咀洲独特的“菠萝包”——石英二长岩。千万年的风化作用和热胀冷缩,使得岩石外层像洋葱一样一片片剥落,形成奇特的外貌。 这块有明显纹理的石头是著名的流纹岩。火山喷发时,熔岩流出地面,经过冷却和凝固后,流动纹理保存下来,让我们看到远古时代的地质变迁。 桥咀洲还有一个有趣的地质景观——连岛沙洲。原本两个岛屿间并没有陆地相连,但经过海浪的沉积作用,将岸边的沙石慢慢堆积成沙咀。两个沙咀慢慢变长,最后连接在一起,形成连岛沙洲。不过在涨潮时,连岛沙洲是被淹没的。所以,如果你想平安的往返两个海岛,一定要注意涨潮时间啊! 在连岛沙洲上,我们开始了寻找生物大行动。大人和小朋友都在努力寻找贝类、螃蟹、螺的踪迹,然后交给Walter进行鉴定。很快,Walter就掏出图鉴,宣布“投降”了。确实,在浩瀚的大自然面前,人类的知识实在是太微薄了。 让我们感动的是,很多家长和小朋友看到海岸边的垃圾,都开始加入了“净滩行动”。相信这也是一次很好的环境教育。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位于西贡海的美丽小岛——“盐田仔”。这里是香港天主教的发源地之一,全村村民都信奉天主教,因而又称“教友村”。 在Walter的带领下,我们悠闲的探访这个有趣的村子,听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这里曾经设有盐田,村民主要从事晒盐行业,盐田仔因而得名。 盐田附近,存在着一大片红树林,并且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我们再一次进入红树林,寻找招潮蟹、弹涂鱼的踪迹。对于整个大自然来说,红树林不仅具有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功能,更为许多动物提供了安全的居住环境和食物来源。动物们也通过自己的行为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螃蟹通过掘穴行为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从而帮助红树林获取更多的氧气,其排泄物提供的养分也可以被红树林吸收。 至此,我们本次的探索香港大自然活动也愉快的结束了,相信各位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都收获了新的知识。不过,我们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也谢谢活动后给我们反馈和活动照片的各位爸爸妈妈,特别是炫宇妈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期待我们下一次再见。

秋听虫鸣声 | 我们的夜晚大自然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体验手记|

2014-08-27 鱼头 岭南的八月尾,夏天的闷热潮湿依然不肯褪去。但处暑之后,盛夏的气势已然减了大半。我们可以从清晨舒爽的微风,以及傍晚匆忙的夜幕中得知,岭南的秋天已慢慢走向我们身边。 八月末,我们为30位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安排了两次夜间观察活动。我们发现,不知不觉中,秋天的大自然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古人说,“春听鸟,夏听蝉,秋听虫鸣,冬听雪”。岭南的雪是稀罕物,我们很难一睹芳容。但前三种,我们有数不清的机会可以和它们近距离的接触。而秋天,正是眼观昆虫、耳听虫鸣的好机会。 这只晶莹剔透的漂亮昆虫叫螽斯,它还有另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是“蝈蝈”,台湾的朋友喜欢叫它“纺织娘”。从盛夏到初秋,雄性螽斯都一直“驻场”在夜晚的大自然中,扮演“男高音歌唱家”的角色,来吸引异性的青睐。 螽斯的叫声有些许金属的感觉,相比蟋蟀,它的声音更加响亮、尖锐,甚至有点刺耳。螽斯的前翅是发音器,通过互相摩擦来发出“动人”的音乐。 让我们来介绍下一位大自然的“驻场乐手”——蟋蟀,古人称”促织“,俗名“蛐蛐儿”。与螽斯不同,蟋蟀喜欢生活在地面石砾之间,所以它的身体呈暗褐色——这也是它的”夜行衣“,因为蟋蟀通常昼伏夜出,而且生性有些孤僻,通常一穴一虫,不喜欢和”别人“搭伙过日子。 不过,这不妨碍蟋蟀成为昆虫界技艺精湛的”小提琴手“。蟋蟀的发声原理和螽斯类似,都是通过翅膀互相摩擦,来发出动人的音乐。 下一位落场的歌手是蝗虫,又称”草蜢“、”蚂蚱“、”蚱蜢“。实际上,从分类学上说,”蝗“、”蚱“、”蜢“之间有细微差别,不过我们普通公众不必去钻研,所以统称蝗虫就好。蝗虫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害虫,因为它们喜欢吃禾本科的稻谷等农作物。不过,对大自然来讲,是没有所谓的”害虫“和”益虫“之分的。 蝗虫的发声构造和螽斯、蟋蟀略微不同,它用后腿来摩擦翅膀以发出声音,所以,蝗虫更像是”小提琴手“。不过,蝗虫的声音相对细声,比不上螽斯和蟋蟀,所以这个称号是抢不回来了。 这是自然音乐会中的”鼓手“——蝉。在夏天参加过夜观活动的孩子们和家长都知道,夏天的夜晚是”金蝉脱壳“的季节,我们在森林中见过无数蝉的终龄若虫奋力破土而出,用一晚上的时间爬上树干,破壳新生,迎来生命最后的光彩。 到了秋季,我们很难在森林中看到那一番盛景了。不过,森林中依然随处可见“蝉蜕”,算是对我们的一个补偿吧。想看”金蝉脱壳“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们,我们在明年的大自然中等着你们!

石门台自然解说员训练营

作者:| 11月 28th, 2014|分类:活动手记|

2014-08-21 鸟兽虫木第七届自然解说员训练营毕营,训练营得到了石门台保护区和德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许多资深解说员也前赴后继前往保护区授课,使这次训练营圆满结束,我们来听下营员们怎么说吧。 以前会觉得很害怕很多虫子:蜘蛛、蚱蜢、蟾蜍等,总觉得他们会伤害我,但是经过这次营期,已经不会再这样了,所以我觉得对于自然,我会以更平等、尊重的眼光去看待它。——八角(华南理工大学) 通过整个营期的活动对自然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最重要地是让我对自然产生了浓厚地兴趣。——阿林(中山天行健户外) 对于自然,我会比以前更加细心地去关注。走在林间小路,小溪边等,会不自觉留意身边的各种生物,留意四周的景致。脚步慢了,看到的东西也会更多,感受、心境上也会更加深刻,自然也会充满各种惊喜,让你去发现美,感受美。——虾皮(华南师范大学) 自然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自然知识,而是要充分唤醒大家对自然的热忱。鸟兽虫木的传授方式或许与别的自然教育组织不同,但这种环境下的授课方式有笑果也有效果,非常棒。——紫菀(华南农业大学) 鸟兽提供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去感受、体验自然。通过五感的体验,从另一个角度,一个不单纯是在理性和科学的角度来理解自然。——YUKI (华南理工大学) 夜观,开拓了自己的视野,第一次发现夜晚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帝猪(嘉兴学院) 在秘密花园里,当我和水融为一体时,我感觉但我的仿佛不是我的,在这片世界里,我们是自然的。——山羊(深圳大学)